摘要:維生素怎么補?
嬰幼兒處于快速生長期,每天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和各種微量的礦物質。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對于維生素的認知在不斷的提升,總是會擔心孩子缺少各種維生素,但該如何進行科學的補充,卻是家長頭疼的問題。
維生素是一種人體營養和生長所需要的有機化合物,是人體調理功能和正常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。維生素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,其中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A(胡蘿卜素)、D、E、K等4種,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族(維生素B1、B2、B3、B5、B6、B11、B12,膽堿、維生素H)和維生素C等10種。
維生素A
維生素A具有維持視覺功能,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。如果缺乏維生素A,會導致我們熟知的夜盲癥、干眼癥,也會導致兒童生長發育障礙、反復呼吸道感染、腹瀉、貧血等疾病。
正常情況下兒童無需口服維生素A補充劑,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或深綠色蔬菜、黃紅色水果等,一般就不會缺乏維生素A。
維生素D
維生素D具有促進鈣吸收,幫助骨骼形成的作用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家長們熟知的疾病,主要見于嬰幼兒。維生素DZ簡單、有效、經濟的獲取方式,就是“曬太陽”,保證每天沐浴陽光1-2小時,以舒適、不損傷皮膚為度就可以充分獲取維生素D。
有的嬰幼兒會出現多汗、夜驚、夜啼、易激惹、枕禿等現象,這種情況是維生素D 缺乏的初期表現;如果出現方顱、出牙遲、雞胸、O型腿、X型腿等骨骼系統改變時,就是維生素D缺乏的激期表現。
當兒童生長較快、缺少戶外運動,不能充分獲取陽光的情況下,我們還是要根據癥狀及化驗結果口服相應劑量的維生素D進行補充。
維生素E
維生素E具有延緩細胞衰老速度,淡化疤痕、利尿降血壓、預防早產流產的作用。維生素E缺乏對于嬰兒,特別是早產兒常會引起腦功能異常及視網膜病變。
在日常飲食中如植物油、油性種子和麥芽、堅果、蛋黃等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,所以一般兒童不易缺乏。
維生素K
維生素K具有凝血作用。缺乏維生素K會引起自然出血、顱內出血。新生兒出生后腸道內無細菌,所以新生兒有可能出現維生素K的缺乏。
食物中特別是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K,動物肝臟、黃豆也同樣含有。
維生素B1
維生素B1具有促進碳水化合物新陳代謝、保護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肉系統、增強食欲、使人體健康發育的作用。腳氣病是一種機體長期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。
兒童在日常飲食中保證蛋、奶及肉類等維生素B1豐富食物的適量攝入即可預防。
維生素B2
維生素B2缺乏以舌、唇、口、外生殖器等皮膚黏膜病變為特征,如口角炎、唇炎、舌炎、血管增生性結膜炎,脂溢性皮炎。
動物肝、腎、心、蛋黃、乳類、豆類,綠葉蔬菜中維生素B2含量比根莖類和瓜茄類還要高。
維生素B6
維生素B6具有調節神經功能,參與抗體形成的作用。缺乏維生素B6主要表現為難治性驚厥、周圍神經炎、皮炎和小細胞性貧血。
平日補充維生素B6Z好的來源是動物性食品如黃油、蛋類、肝與其他動物肝臟;香蕉、柿子、橘、桃等水果含有的量也比較豐富。
維生素B12
維生素B12具有預防貧血、健全神經系統、加強記憶力和平衡力的作用。
兒童可以通過食用含維生素B12的食物進行獲取,如動物肝臟、腎臟、牛肉、豬肉、雞肉、魚類、蛤類、蛋、牛奶、乳酪、乳制品、腐乳等。
維生素C
維生素C具有加速傷口愈合,尤其是燙傷和刀傷,并且有助于鐵的吸收,同時還可以降低膽固醇、預防細菌感染、止瀉治感冒的作用。
正常情況下,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C,可以通過飲食中的柑橘類水果、綠葉蔬菜、未加工的肉類、母乳及牛奶獲取。
葉酸
葉酸缺乏癥主要表現為巨幼細胞性貧血,還可伴有易激惹、長期腹瀉、生長發育遲緩等癥狀。
凡是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、水果都含有葉酸,因此通常情況下不需要再補充葉酸。
我國營養學會規定,嬰兒每天要補充四百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。但是維生素種類繁多,即使通過合理的日常飲食也不能很好的保證孩子獲得充足、全面的維生素,大多數孩子總會存在一種或幾種維生素的缺乏。
因此,在合理膳食的同時吃一些維生素補充食品是必要的。并且對于補充單一營養素的食品,含有多種營養素的補充食品可以更加全面、方便的滿足孩子對維生素的需求。
招商熱線: 400-600-8562
電話: 0755-28307656
傳真: 0755-28307656
地址: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平南社區龍崗路10號
匯通大廈9層
手機官網 |
公眾號 |